原载于《中关村》杂志  记者 习牧歌

图片1

图:百度北京研发总部

 

亚洲建筑师协会主席林少伟教授这么评价维思平建筑设计机构(后简称“维思平”):维思平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合伙建筑事务所,它的激动人心之旅还有很长的道路。

 

而在记者眼中,这是一家看似平和,却秉持独立价值观和韧性的风格追求的设计机构。

 

让建筑带来感动

第一次看维思平建筑设计机构的作品,记者看到的是他们做的北京龙山教堂的作品。这一作品来源于万通公司在北京近郊怀柔“造镇计划”中的一个项目,设计于2004年,竣工于2006年。一个镌刻有十字架的钟楼柱状体矗立在一个方正型的教堂建筑前。一个外奔,一个内蕴,线条十分简洁,却表达了某种宁静和超越的精神。整个作品的风格让人忘记欧美教堂那种巍峨和威严感,但它又不同于中国文化背景中里那种庭院的富丽堂皇式的风格。笔者惊讶于那么简单的线条就也能让人感动。后来在和维思平助理主设计师谭善隆聊天的时候,才知道这件作品是维思平主设计师张瑛担纲的。这个作品涵盖了建筑、景观、室内的整体设计,曾获得WA中国建筑奖、阿联酋绿叶奖、芝加哥国际建筑奖,还获得过2008年的西班牙国际建筑节“高度评价”荣誉。

 

图片2

图:北京龙山教堂

 

北京龙山教堂虽说是个教堂,建成启用后的最初一些时间并没有立即交付给教会使用,在里面举办的是一些音乐会、儿童剧演出,以及一些公司的反省会等。张瑛本人也在雪后初霁之时感受过其间洁净肃穆的气氛,体会过黄昏时窄窗内透出的朦胧灯光,她说:“一些深层的东西感动着我,如果来过教堂的人也曾有过一些感动,不管是神圣的或者是不神圣的,也不管是宗教的还是非宗教的,这或许是对一个普通建筑师及其团队所做工作的努力的最大奖赏吧。”张瑛由此体认到了一个设计师的价值。她的表达也应了一句话:能使自己的感动的作品才能让别人感动。

 

谭善隆向记者介绍了龙山教堂的特点:“这个项目对建筑师的挑战是对光的塑造,主创建筑师自己将这个教堂定义为 ‘光的容器’,她研究怎样通过一些设计,不仅仅简单把空间照明,而且要在里面产生特殊的氛围。它用的材料的几何线条非常安静,希望给人平静的效果。外边用火山岩灰的颜色非常稳重,到了里面以后则有白色的环境,反差非常大,给人很不一样的开阔感受。”

 

在维思平,令人感动或触动的作品还有很多。在北京用友软件总部员工服务中心项目中,我们发现维思平的设计师是如此尊重和爱惜该地块的一草一木,乃至一片水泊,甚至于他们不仅不破坏自然,还把建筑本身也融进自然中。建筑物外面的材料用的是木质的材料;房屋整体呈椭圆形,外观并不高大,圆润而没有棱角,一眼看上去有点像隐逸在树林中的农庄、酒庄。谭善隆用 “匍匐森林中”来表达建筑物的姿态,这种表述里充满了对自然的尊重甚至敬畏,完全打破了工业文明时代建筑理念中对自然的傲慢态度。

 

而在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中,维思平的设计师在楼宇中间设计了一个悬空的网格状大棚子。由于南方阳光比较猛,这个大棚子可以为外出活动的员工遮挡阳光、疏通空气。乔木、藤蔓等绿色植物与建筑材料并行不悖,贯穿其间。有趣的是,记者发现,网格状的建筑设计手法可以在维思平的北京亚运新新生活会所等另外一些作品中看到。

 

图片3

图: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

 

据谭善隆的介绍,维思平与一些倾向于使用高技术手段和“主动式技术”(人工干预自然,特别是用能耗型设施)的建筑理念相反,维思平更主张“低技高效”和“被动式技术”(不主动增加更多的能耗设施)的理念——这不仅是对客户造价的节省,更是他们对整个社会转型过程中绿色、生态和节能责任的承担。

 

在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中,人其实也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尊重人性的需求,也同样是尊重自然。在杭州的支付宝大厦中,维思平做了“双层皮”的设计:外面那层皮给建筑物带来统一和规整的视觉效果,其材料像一层面纱一样是透气的,对通风和采光方面有调节的效果。在外层“面纱”的局部屏蔽下,大厦的住户可以在里面一层自由选择开窗或开空调,并不会影响到整栋楼的外观。别小看设计师给予员工们的这一“开窗”权利,这里面蕴含着对自然和人的双重尊重。由于大厦被设计成“超薄”结构,在天气晴好的时候,两边的办公室一起开窗,天然光就能满足照明的需求,不仅能节省电费,更能让大家沐浴在自然的风光里。

 

图片4

图:杭州支付宝大厦

 

搭上城市化快车

进一步接触维思平的时候,记者发现这里精兵强将颇多。主要创始人吴钢毕业于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建筑学专业,曾担任慕尼黑西门子建筑设计部设计主持人、亚洲项目设计总裁。1996年,他和同事克劳德•罗森一起成立了慕尼黑 WSP 建筑设计公司,并于1999年在北京成立维思平。现在维思平拥有近100人的团队,由吴钢、克劳德•罗森、张瑛、陈凌带领。几个主设计师各有所长,能在不同的领域独当一面。

 

如果说张瑛的龙山教堂反映了这个团队带有一定超越感的人文精神,那么我们必须把我们的叙述拉回地面。作为一个提供“组织化服务”并投身于市场经济之中的设计团队,作品的艺术性并不是唯一重要的。吴钢领导的这个团队事实上已经敏锐地看到了中国大地上风起云涌的产业建筑、商业建筑乃至住宅建筑的建设浪潮所提出的挑战。不管是出于商业目的还是为了社会责任,维思平的团队成员已经深深地嵌入到了新经济带来的文明变迁过程之中。他们保留了建筑师的美感和追求,但面对客户,他们更强调“理性”和“服务”,像一个工程师,投身于实地的建设。

 

不管是北京新机场酒店、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南京长发中心、苏州湖东09会所、江苏省新美术馆、北京用友软件园员工中心,还是北京中关村永丰科技园、中关村科技园昌平研发基地,以及北京金茂府、武汉风华天城、合肥新地中心、杭州支付宝大厦、北京西门子总部,他们的设计林林总总,涉及到城市规划、城市综合体、产业地产、高品质住宅、旅游地产、文化建筑,乃至城市旧城区的更新改造等。这支从德国出发的团队,已经在中国大地上扎根,并汇入到千年难遇的快速城市化、城镇化进程中。

 

切入中国城市化的进程,首先得完成对本土文化的体认。有一个案例比较有意思:西门子在南非和中国的几个区域总部都是维思平设计的,于是可以形成相互参照。按照西门子公司的标准,全球的总部采取的应是同一个标准,象征着一种精英主义。优雅的白色铝合金外观仿佛是它的一种标志,南非的总部就是这样设计的。但在北京进行项目设计的时候,吴钢就要考虑到一些非常现实的问题:那种精英的白色是否能和环境协调?能否经得起北京的天气和气候,经得起风沙之类的考验?建筑如何更能融入周边文化环境当中?吴钢认为,一个跨国公司对建筑物的品质管理应该有统一的标准,但建筑物的表现形式不一样太固化。于是他用北京四合院的灰砖做元素,代替了原来白色的铝合金外观,并设计了一种符合周边环境的风格,让建筑物变“朴实”了,接地气了。谭善隆告诉本刊记者,即使到现在,位于望京的西门子中国总部建筑还是跟周边环境融合得非常协调,而且非常耐看,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图片5

图:北京西门子总部

 

在维思平,吴钢鼓励每个设计师自己动手“做”设计,而不是停留在画图纸。设计师要自己建模型,和材料进行接触。他认为,当前中国在建筑这个行业很多东西还处于起步阶段。如果建筑设计师不了解国情,不接触材料,而是在工作室里想当然,那么最终成形的设计作品和预先想象的可能会不一样。

 

从早期的西门子中国总部的设计开始,维思平一直强调每个项目都需要某种程度的“接地气”。在这方面,百度北京研发总部是另一个案例,它对既定的地块和有限的环境进行了创造性的回应。

 

在百度北京研发总部这个项目中,维思平创造性地设计了两个大的围合空间,形成一个“莫比斯环”。 主创设计师之一谭善隆介绍说这样的设计基于多种考虑。一是呼应了北京四合院空间格局,形成一种家园的氛围。这个科技园将容纳一万三千多人,而这些人平均年龄是在26岁左右,非常年轻,从全国各地跑到这里来,所以维思平希望整个环境更像大家庭。另外,莫比斯环在数学当中代表无限大,寓意百度的业务是无限大的空间,特别是在推动移动无线业务方面有无限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这种设计其实是对既定环境和条件的创造性回应:当时园区给百度的地块是相对独立的三个小块,还有一条公路和一条绿轴贯穿其间,因此看起来有些零碎。在构思这个项目的时候,维思平团队和中关村园区管理机构进行沟通,努力使这个三个小地块形成一种整体性。最后经过努力,园区同意其中的两块地可以合并考虑指标,不用单算。如此,维思平成功把三块地变成两块地,至于绿轴和贯穿园区的马路,谭善隆等通过构建莫比斯环的围合空间和几个楼宇高层的架空式的连桥进行解决。

 

毫无疑问,百度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在科技领域位于前沿地位,要求不会不高。能结合它身处的环境做好设计,这本身也反映了维思平“接地气”的实力。

 

平常心与“平常新”

建筑设计是一种如此特殊的行业,以至于不管他们做得好还是做的坏,他们必然会在这块土地上镌刻下持久的痕迹。所以,价值观很重要。

 

维思平在成立15年后出过一本名为《风景中的建筑》的画册。在画册首页,开宗明义地表达了自己的建筑情怀:“在一个缺少建筑真理和基本价值观的时代,规模、位置、形象夺目的程度,成为建筑被人们认知的基本坐标……真正赏识光线的变幻、空气的流动、花草的味道、泥土的尊严是一个新的建筑时代必须遵守的古老规则。反之,建筑只会成为又一个满足人类膨胀欲望的孤立于自然的作品,而无法融入风景中。”

 

上世纪90年代,有些海归设计师回到中国后,由于接手做电视台、美术馆、大剧院等项目设计,推出了一些“先锋”、“前卫”的艺术化的作品,而他们也像明星一样被追捧,这似乎成了当时设计界的一种潮流和趣味,但也有一些因为过于求新求异或“孤立于自然”而饱受争议。而在当时,吴钢进行了不同于主流的思考:“社会上80%以上的和老百姓相关的建筑都是用于办公、居住和进行商业活动的,我们为什么不去重点关注这80%的问题?”于是把大量精力投入到产业和商业以及住宅建筑的设计中。

 

“一个好的建筑作品,不能仅是单纯地求奇求新,而是要能被观众认可,并被正确使用。”吴钢认为,建筑的强烈视觉冲击力往往并非最重要,这个社会更缺的是真正能够温暖人心的围合空间。

 

当然,维思平会考虑在平常的建筑类型当中,也能做到到位的设计,做出“非平常”的水平,即具备创新性。这种“平常心”和“平常新”的辩证,或许正是维思平的风格特征。

 

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设计师俞孔坚认为维思平的作品“有思想、有灵气”。而在记者眼里,维思平对生态、材料和“平常”的重视和俞孔坚倡导的生态人文理念乃至“反规划”理念有不少契合之处。

 

亚洲建筑师协会主席林少伟如此寄语维思平:“未来属于那些做事积极的、终身不断学习的人,维思平必须积极获取对新兴的世界新秩序的深层次理解,以便对当代中国人民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迅速变化而产生的难以预计的影响作出积极肯定的回应。”

 

在记者看来,维思平正在持续“积极回应”中,并走在一条看似平常却开阔的大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