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于金秋9月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隆重举行。维思平建筑设计凭借在城市、建筑领域的多元实践,受邀出席了本届设计周多个核心板块。

吴钢先生在2015北京设计周发表《行走城市·行走北京》主旨演讲

维思平建筑设计董事总经理、主设计师吴钢先生,作为当代中国城市建设领域标志性人物受邀出席了开幕式,并在“为城市而设计国际建筑高峰论坛”中做了题为“行走的城市、行走的北京”主题发言。他指出一个理想的城市应具备如下四个特点:

理想模型下的城市应实现舒适步行范围内一定的人口密度和建设强度,由此人们可就近获得居住、工作和消费的体验机会。与此同时,城市可以根据人口的增长而自然生长,整个城市应该是一个高密度的中心,城市与自然直接接壤,边界分明,无论人们身在城市中间或是城市边缘与自然都只有一步之遥。

在理想模型城市中,从平面角度来看,人从街区内部步行到街道上用时不应超过半分钟,而每步行一分钟就应该遇到一处街角;从立体角度来分析,通过地下地面与空中的立体组合开发应用,公共与私密空间垂直叠合在一起,宅在家里与线下刷街可以随时切换。

理想模型下的城市要倡导在步行尺度的街区内进行高强度的混合开发,人们穿过经过精装修的城市线性风景空间——街道,在步行范围内即可体验便利高效的生活,毛坯的城市公园,没有栅栏、没有遮挡,全年24小时开放,欢迎所有的人参与其中,享受身边的自然。


理想模型下的城市要具备文化、生态、活力、多样性、可持续五个要素:文化应成为城市的符号和精神归宿,更应被公众平等的参与与分享;当今要实现高度集聚与功能混合的城市空间形态依赖于对高效技术的应用,以互联网制衡下有克制的建设必然可以实现生态的友好;被普遍尊重的多样性文化与那些被保护或者被恢复的文化将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构成理想城市的多样性画面,同时多样性的不平衡也会给城市带来勃勃生机。


WSP
理想城市模型的实践

“行走的城市”概念通过维思平的设计已经广泛应用于实践,深圳金地梅陇镇、武汉融科天城、合肥新地中心等都是这一应用的典型案例。这些项目集中体现了立体、开放、混合、风景、文化、生态等关键因素,成为当地具有景观价值而又舒适便利的高密度街区。

深圳金地梅陇镇位于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集合了商业、办公、娱乐、教育、居住等混合功能,是一个典型的理想城市模型。梅陇镇的建成是中国首个关怀人性、尊重当地气候特征与居民生活习惯的便利城市生活空间,她所表现的城市观和技术观,对中国城市中的高密度居住环境设计具有积极的批判意义和启示作用,由此备受业内瞩目,更成为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建筑学府关于住区设计的教学实践基地。该项目荣获2014 WA中国建筑奖佳作奖等多个知名奖项。


深圳金地梅陇镇

融科天城位于武汉市汉口核心区,包括普通的住宅楼,办公、商业、学校、幼儿园以及派出所等业态。WSP设计师运用“在人群高密度聚集的地方,创造合适的空间,从而催生商业自身强大的生命力”这一理想城市模型理论,为武汉树立了“出则繁华、退则自然”的高端人居新标准。并于2015年入围READesign中国地产设计大奖。

武汉融科天城

合肥新地中心遵循理想城市模型“立体开放、混合都市”的理念,将地面层向城市完全打开,缩小了空间尺度,形成步行街区,将居住、办公、商业街、购物中心、影院、会所、超市、文化设施、地铁站和便利的交通街巷连接,功能的高度混合,实现了商业、停车、景观等资源的共享,保证了便捷舒适的生活。该项目荣获2013时代楼盘金盘奖年度商业综合体,并于2015年正式入围WAF世界建筑节综合建筑奖项、LEAF英国绿叶奖。


合肥新地中心

作为设计周的主展之一,在世界艺术馆专题陈列厅中隆重展出的“CBC当代中国建筑与建筑之外”展格外引人注目,汇聚了100多位国内外当下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建筑师的杰出作品。作为扎根设计之都20年之久的维思平建筑设计,对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支撑世界城市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维思平董事、主设计师陈凌先生为本次大会创作的“理想城市模型”及备受业界瞩目的《风景中的建筑》一书受邀展出。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展览结束后,该作品将在CBC中国各地建筑艺术馆进行巡展。10月14日(周三)在北京四季酒店,维思平建筑设计董事总经理、主设计师吴钢先生还将出席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自然之道》艺术展览,现场分享“平常建筑”的设计智慧。

WSP董事、主设计师陈凌为本次展览创作“理想城市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