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管理创新的主要载体,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园逐渐被各级政府重视,已经成为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中国的产业园区发展成长更多符合一般的经济活动规律,园区将从一般性的成本竞争转向效率和技术能力的竞争,从一个规模范围化园区时代逐步走向“功能化园区”的时代,从强调引进大型公司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转变,而中小企业大部分处于成长阶段,如何在前期通过设计全方位的为园区导入助推力,成为设计师不可避免的课题。 

设计师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园区自身的利益,更多的是园区内企业的成长性和二次成长培育。也许一个只能支付起50平米租金的小企业也拥有很先进的技术,这个时候,平台型的园区更能帮助企业建立自信心。维思平希望透过园区完整的配套来支撑各个企业的需求,打造加速器、孵化器式的园区,让小型企业在这里抱团成长,而不是如Wework一般,更多的是解决一个过渡性或者移动性的办公状态, 有着休闲与“过客”的心理。在维思平设计的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中,当企业发展到达一个新高度时,依旧能在园区稳定下来。

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原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作为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领域最成功的平台,开园时就在金黄色遮阳棚下的标志性广场空间中接待了前国家总理温家宝,详细描绘了我国纳米技术产业及未来发展前景。经过十年的发展,已集聚生物医药类国家“千人计划”人才43人,为全国之首;并荣获苏州市医药(工业园区)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基地、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殊荣,14家企业的20余个项目入选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集聚50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形成了新药创制、医疗器械、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四大特色产业集群。


前总理温家宝考察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纳米研究所,与青年科技工作者亲切交流

 

Project Archives

项目档案  

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

设计/竣工:2007年/2009年

用地面积:862,814平米

建筑面积:952,028平米

项目性质:办公/研发/厂房/综合

设计内容:规划/建筑/景观/室内

委托方: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维思平建筑设计

设计团队:吴钢、陈凌、张瑛、KUND ROSSEN

刘韬、胡大伟、欧阳伟、王红丽、郭春纲、刘颖、余凡等

获奖:2009芝加哥国际建筑奖

 

“成长型企业得到很好的服务不是在破烂的楼里,应该享受优美的园区环境而不是一个干巴巴水泥地。”  ——维思平产业产品线执行主设 谭善隆 

设计之初,维思平将管理中心定位为整个园区的标志性建筑,淡金色的镂空金属墙面给视觉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兴奋——这使得园区门户整体形象气势磅礴,为入驻企业增添了自信。管理中心坐落于整个园区的最西端,由两栋沿东西向平行布置的灰色办公楼组成,而两栋办公楼外面则笼罩着一个淡金色穿孔铝板构成的巨型花架,成为统领整个科技园区的地标性建筑。

它的设计沿袭了维思平一贯的德式简约风格,体现了“如何把一个普通建筑做成地标建筑”的思考,彰显了园区的前沿技术特征。在理性得近乎冷漠的外表下,流淌的却是对人性情感的细致关怀。

 

“在考虑遮阳以及建筑日晒的问题时,将建筑元素抽离出基本的房间概念,解决通风和采光的可能性。而在这个建筑中,建筑与景观之间的关系非常平衡,中间是园林的景象,‘巨型花架’形成一种阳光感的氛围。一个建筑师完全将自己的想法落地是需要一个很好的业主去配合,而在这个设计当中,恰恰是业主的鼎力支持才有了大家看到的建筑,而我自己也希望园区能够做出更多更好的东西展现给大家。”   ——维思平建筑设计董事长、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主设计师 吴钢

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的甲方对建筑师非常理解和尊重,从项目之初的论证、探讨到竣工后的管理运营,始终都是建筑师的好伙伴好搭档,共同打造了一个能够扶持、助力企业发展的园区。维思平认为建筑是对生活认识的一种反映,它是我们生活展现的舞台,而空间正是建筑的主角,在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中,巨型花架在空间界面限定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罩在建筑外面的这层穿孔铝板虽然只是一个虚而透的金属构架,但却使这两栋办公楼之间的空间性质发生了质的改变——从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转换为了一个具有归属感的空间。五个面围合的巨型花架营造出了办公和室外之间一个半私密半公共的过渡空间,消除了内外隔阂,增加了建筑空间的层次感;同时也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人们可以在自然有机的环境内休憩散步、享受阳光和绿意,进行丰富而细腻的感官体验。

巨型花架同时也完美地实现了将风景引入建筑、使人们拥有舒适办公环境的目的。在两排办公楼之间的园林广场,除了有两栋圆形的展示中心外,或集中或散布着各种高矮不一的绿色植物,给环境带来了勃勃生机。看似随意布置、结构轻巧的柱子,恰似一丛丛茂密的竹林,和广场内的绿色植物彼此呼应。通过立面开窗和首层局部架空,使景观空间水平蔓延至建筑内部,强调了建筑与景观的一体性、和谐性。

在这个融入了风景的建筑中,景观与建筑之间的流通性与连续性使得人们可以轻松地实现心智的逸出,工作与休憩时皆可游目骋怀,纳景入室;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得到了充分体现。建筑师通过特殊的表皮质感与色彩、别致的空间特征来达到了脱颖而出的目的,在看似平常的设计中表现出了不同的亮点。

 

随着园区经济的深化发展,园区已逐渐从孤立的房产开发走向综合的产业开发,从片面的硬环境建设走向全方位的产业培育,在打造一流硬环境的同时,开始重视园区文化氛围、创新机制、公共服务等软环境的建设。其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日益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已被提上园区工作日程。

小企业要进入一个园区,更关心的是自身的发展机会,那么强力的技术支撑以及助力企业搭建运营链条,如园区内的发展战略、投资建设模式、产业导入、产业扶持、公共服务等内容的能力都将成为园区吸引企业的亮点。

维思平设计的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提供的生物实验室,综合服务楼等,都有助于企业办理相关手续、人才招聘、融资等等。2014年园区产值280个亿,同比增长33%,为全国之首。园内已聚集超过275家高科技研发企业,形成了生物医药、诊断技术和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纳米技术等几大产业集群,园内拥有超过5000名的各层次研发人员。

2017年10月,郑州临空生物医药产业园首开区落成,它传承了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领域最成功平台”的基因,体现了维思平在这个“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中的十年探索研发与领先的设计水准。

郑州航空港区是中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周边为总部经济与高端商贸园区,北临商登高速,南依双鹤湖中央公园,地理环境优渥。郑州临空生物医药园是由政府主导投资建设、河南省内在建的最大规模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发和生产创新创业基地,园区建设投资17.7亿元,于2017年4月开工建设,预计在2020年4月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

园区整体规划2000亩,一期占地384亩,在建孵化器及中试平台40万方,包括孵化实验综合中心、中试生产组团、大规模生产厂区、专属物流体系、会展中心和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生物医药园区根据功能划分为南区与北区,设计师用中间的生命轴线通过自由的漫步曲线连通了南北对话,打造了一个集研发与生产为一体的现代化医药产业园区。

与中央景观的一体化设计,使展示中心成为首开区的标志性建筑,错落有致的层次感和品质感第一时间为参观者展示了园区的整体形象,是先于园区的模范区。在这个以医药为主的创新研究类产业园中,设计师运用当代的多元素成功的把展示中心融于园区,提高了园区的整体形象和品质,营造出了创新、多样的办公环境。

 

园区的服务是园区发展的核心关键,但是,大部分园区仍然更加重视仅仅是“招商引资”的初始过程,园区内部企业的发展服务尚不到位,也是园区发展、甚至在规划过程中需要更多关注的问题。

在维思平的理念中,园区的设计需要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不同的关键服务: 按照企业成长路线,提升创新创业综合服务能力和品质 。从产业园区的发展成长来看,未来必然会从孤立的工业地产开发走向综合的产业开发,所以设计师应该在设计前期就考虑到如何吸引企业入驻,将土地、园区物业与产业开发结合起来;同样也从片面的环境建设扶植走向全方位的氛围培育培养,在打造一流硬环境的同时,增强地区文化氛围、创新机制、管理服务等软环境的建设扶植。

在日益激烈的园区竞争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园区经营者在积极推动公共服务平台的规划和建设。根据企业的成长需要,设计出能够提供这样一个服务平台和功能的园区,是设计师的重要使命。